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来头可不小!作为 “一带一路”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配套活动 ,它由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办,将于 2025 年 11 月 18 - 20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。这场展会以 “新质赋能・智慧应急” 为主题,旨在推动全球应急管理科技装备的供需对接与技术创新,助力构建 “全灾种、大应急” 现代化体系。
从时间地点来看,2025 年 11 月 18 - 20 日这个时间段,对于应急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,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时刻。北京国家会议中心,作为国内顶尖的会展场地,也为展会提供了一流的展示环境。
规模上更是实现了大升级,展览面积达 45,000 平方米,相比前两届展会,面积直接翻倍。届时将汇聚 300 + 中外领军企业及科研机构,不管是国内的应急管理巨头,还是国际上的行业先锋,都将在这里展示他们的最新成果。而且,展会还有强大的国际背书,纳入 “一带一路” 14 项合作举措,这意味着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,预计会吸引全球 100 + 国家及地区专业观众前来交流、采购,共同探讨应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这次展会的亮点实在是太多了,七大展区涵盖了应急管理的方方面面,从航空应急到个体防护,从信息化技术到安全生产,每个展区都有独特的看点。四大维度 —— 技术装备、创新成果、应用场景、国际合作,则全方位展示了应急管理产业的最新发展态势。不管你是关注技术创新,还是实际应用,亦或是国际合作交流,在这里都能找到你感兴趣的内容。接下来,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中三个极具特色的展区,保证让你大开眼界!
航空应急装备与无人系统展区,那可是科技感拉满!这里汇聚了无人机集群侦察、水陆两栖飞机灭火、智能空投系统等前沿技术。在森林火灾监测中,无人机集群可以迅速升空,对大面积森林进行实时监测,一旦发现火情,立即回传数据,为灭火行动争取宝贵时间。大疆的无人机在这方面就有出色表现,凭借其高清摄像头和稳定的飞行性能,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完成任务。在水域救援时,水陆两栖飞机可以快速抵达现场,进行人员搜救和物资运输 。中国商飞等企业展示的水陆两栖飞机,不仅速度快,而且装载量大,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。还有智能空投系统,在偏远地区物资投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云圣智能的智能空投系统,能够精准定位投放地点,确保物资安全送达,解决了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带来的物资运输难题。
应急管理信息化与城市安全展区,堪称城市安全的智慧中枢。5G+AI 应急指挥平台、城市风险监测预警系统、VR 应急演练技术等,让城市应急管理更加智能化、高效化。中国电信的 “应急助手 AI 数字人”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,它利用 AI 技术,实现了灾害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科学决策。在灾害发生时,能够快速分析数据,为指挥人员提供准确的决策建议,就像一个智能参谋。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还将发布地面便携式三维建模设备,这个设备可不简单,它能支持全要素数字化作战。在事故现场,救援人员可以快速使用该设备进行三维建模,直观了解现场情况,制定更加科学的救援方案。
个体防护与单兵装备展区,关注的是每一位救援人员的安全。这里有集成生物监测的安全帽、耐高温 PBO 灭火服、防化服等智能穿戴装备。泰和新材的芳纶纤维,以其高强度、耐高温等特性,成为制作防护装备的优质材料。用它制作的防护服装,能够有效保护救援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安全。永霏的智能防护面料,也融入了黑科技,不仅防护性能好,而且穿着更加舒适。国际品牌梅思安、德尔格等也将展示全球领先的个体防护标准,他们的产品在设计和制造上都精益求精,为救援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保护。
这场展会的价值可不只是看看展品那么简单,它为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。接下来,我将从政策红利、技术迭代、品牌曝光三个维度,为大家详细解读参展的价值。
从政策层面来看,应急管理产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。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鼓励应急产业的发展,加大了对应急技术装备研发的投入。这些政策为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,也为参展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
从市场规模来看,应急管理产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亿级市场。2024 年全球应急产业规模突破 1.4 万亿美元,中国安全应急产业总产值超 2.1 万亿元 ,并且还在持续增长。如此庞大的市场,意味着无限的商机。在 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上,你将有机会与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现场对接,国家能源集团可是计划在现场采购矿山救援机器人等应急设备。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,是一个直接切入大型央企供应链的绝佳机会,能让企业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抢占先机。
应急管理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,新的技术和装备不断涌现。在这次展会上,你将看到 20 + 场技术论坛、新品发布会、跨国采购会同期举行。这些活动将汇聚全球应急管理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,为企业提供技术升级的思路和方向。
在国际合作方面,展会吸引了尼加拉瓜、德国等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参与,他们将在现场对接火山监测、消防救援技术。对于企业来说,这是拓展国际市场、开展国际合作的黄金机会。通过与这些国家的交流合作,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,同时也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,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。
对于企业来说,品牌曝光至关重要。在 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上,应急管理部领导、驻华使节将莅临开幕式,这无疑是对展会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极大认可。同时,30 + 主流媒体将全程报道展会,企业的参展信息将得到广泛传播,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。
展会还为企业提供了场景化展示的机会。企业可以通过动态演示、VR 体验等方式,向 5 万 + 专业观众生动地展示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价值。这种沉浸式的展示方式,能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技术优势,增强观众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和认可。通过参展,企业还能与上下游企业、科研机构等建立联系,整合应急管理产业生态资源,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回顾 2024 年的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,那也是一场应急管理领域的盛会。展览面积约 22,000 平方米,吸引了 150 + 展商,包括国家能源集团、中国电科、华为、大疆等行业领军企业。
国家能源集团展示的煤矿井下侦查机器人,能够在复杂危险的煤矿井下环境中穿梭自如,代替人工进行侦查工作,大大提高了侦查效率,也保障了人员安全。煤矿井下灭火机器人则可以在火灾发生时,迅速投入灭火行动,其配备的先进灭火装置,能够有效扑灭井下火灾,减少损失。包神受限空间作业机器人,针对受限空间作业的高风险特点,具备灵活的操作性能和强大的作业能力,能够完成各种复杂任务。
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展示的天通北斗应急通信解决方案,结合了天通卫星和北斗卫星的优势,为应急通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。在偏远地区或灾害发生导致地面通信中断时,该方案能够实现应急通信,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。应急中继通信无人机系统,可以在空中搭建通信中继平台,扩大通信覆盖范围,解决通信盲区问题。天通北斗多模通信终端,方便救援人员携带,实现多种通信模式的切换,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。
海洋王照明推出的 “天 — 空 — 地 — 水” 一体化照明方案,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。这套方案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,实现灾害信息员预警 “叫应”,为启动应急预案抢第一秒时间。无人机照明搜救系统及照明车和灯塔铺设,实现空 — 地大立体全方位照明,地面布控球和单兵音视频终端让现场情况可实时传输至指挥部,可潜水灯具则为水下搜救提供良好视野。在 2023 年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中,这套方案就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照明和实时的信息传输,助力救援人员顺利开展救援行动 。
展会期间,还成功举办了 10 余场专业技术交流、装备供需对接和产品发布活动。达成了 32 项国际合作意向,涉及应急通信、救援装备等多个领域,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。现场交易额超 1.2 亿元,充分展示了展会在促进应急管理科技装备供需对接方面的强大作用。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展会的专业性和影响力,也为 2025 年展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。
展会元宝